首页

wwwumhom.com

时间:2025-05-29 22:07:37 作者:李强结束出访回到北京 浏览量:27861

  中新网重庆8月30日电 (梁钦卿)8月30日,致灾降水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融合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在重庆揭牌。该实验室由重庆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过境洪水频发、城市内涝多生、危岩地灾形势复杂,实验室将立足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聚焦致灾降水精准预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重庆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至关重要。

8月30日,致灾降水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融合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重庆揭牌。重庆市气象局供图

  实验室揭牌后,将围绕4大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致灾降水多源大气观测资料同化,开展北斗导航卫星、天目卫星等遥感资料在致灾降水数值预报中的同化技术研究;聚焦致灾降水集合预报技术与应用,从多个时间空间尺度揭示致灾降水的可预报性,提升致灾降水的数值预报能力;聚焦致灾降水数值预报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高时空分辨率致灾降水临近预报方法,开展人工智能方法在致灾降水预报中的可解释性研究;聚焦强降水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立包含气象、水文、承灾体信息、受灾害威胁群众的基础信息等多源资料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活动中,致灾降水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融合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同步成立。本届学术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宋君强担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研究员沈学顺担任副主任,研究方向涵盖数值预报、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多个领域。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气象科技创新成果,服务防灾减灾需求,不断提升致灾降水精准预报水平,满足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对于气象灾害精准防御的需求。(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义乌8月14日电(董易鑫)8月14日,记者从杭州海关所属义乌海关获悉,海关总署在义乌率先开展“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改革试点至今,义乌海关监管“集拼仓”出口货物2233批次,货值1004.58万美元。

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发布

此次演练中,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共调集1支省级重型地震救援队、6支市级重型地震救援队共449名消防救援人员、92辆救援车、42563件(套)器材以及20321(套)保障物资,围绕演练及会操共19个科目开展实战演训。深圳公益救援队、广东救援辅助队、广东蓝军救援队、广州粤鹰救援队、汕头蓝天救援队等10支社会应急力量和属地公安、医疗、供电、通信、环卫等单位也联动参与。

东北首条海下地铁线路大连地铁5号线开通一周年:累计客运量近三千万人次

胡玫在会上表示,中国电影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外成熟的发行网络和丰富多彩的国际电影节,如同一张覆盖全球的视觉大网,可以将中国电影精准投递到世界观众面前。”胡玫说,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集中展示与交流的绝佳机会。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年底,自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105款国产游戏版号,成为版号发放常态化以来,单次审批数量首次突破百款。2023年发放游戏版号共1075款。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定于11月19日至22日举行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暨承昊说,“我和结对的台湾同学聊了很多,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也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邀请我到台湾走走看看,相信我们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交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